坚信爱会赢 —记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系列报道十二

 

 

坚信爱会赢

 

—记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系列报道十二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中华大地肆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医护人员逆行渡厄,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救死扶伤”的钢铁长城。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陈玉红身先士卒,从疫情暴发开始到现在整整一个月时间,一天没有休息,一直忙碌在医院的第一线抽调护理人员组建发热门诊和抗疫团队。她每天深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急诊科发热病人留观病区等防疫一线高风险科室,进行指导、督促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带着大家培训防疫知识,完善和规范相关工作流程、管理措施等,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陈主任的带领下,护理防疫工作完成出色,护理部制定各类上报表格,全面监控医院患者的就诊情况及体温监测情况,保证不漏诊可疑患者,同时医疗防疫物资由护理部统一调配,有计划发放,不会出现乱屯物资现象,防疫期间各项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国家需要医疗队支援武汉,陈主任行动在前,率先发出倡议书,大家积极响应,踊跃报名,迅速组建了40人的护理队伍。目前市第一医院共有两批护理战队冲往前线驰援武汉,每一批队员出征,陈主任从培训,到准备物资,都会全程陪伴,生怕有遗漏,影响前方的工作开展,陈主任一直将队员们送到机场,跟每一位队员拥抱祝福,湿了眼眶暖了心房,带着万分的不舍千叮咛万嘱咐让同志们一定要一个不少的回来。

她心里放不下前方的队员,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跟护理领队戴莲通电话,了解那边的工作情况,有什么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不厌其烦的叮嘱队员们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给他们打气。默默奉献的陈主任,一直都在为他人着想,心系工作,但却将自己的身体健康置之度外,没有关心过自己!也正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到家庭,主任的妈妈身体不好,去年才刚刚做的手术,正需要她这个女儿去照顾,可是忙碌的工作和肩上的重任,让她不得不舍小家为大家,所以没能照顾好年迈的妈妈,也让主任非常愧疚。

在市第一医院驰援湖北的护理团队里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巾帼英雄,她就是此次的护理领队:戴莲,护士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战地最美护士长!进入疫区她就没有休息过,作为宣传员,每天都会收到前线发来的照片,还有战士们的战地日记,停下来也是在思考怎样更好的调配人员,统筹物资,优化流程。每天都会利用在班车上的时间再次提醒队员们工作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跟组长们开会,进行院感培训,每一件事情都会反复交代,事无巨细,确保每一位队员都能清楚作战要点。她白天忙碌,晚上还会到每个房间巡查,了解下班护士的工作情况,并且关心即将走上岗位的战士,给他们做心理疏导,鼓励他们,陪伴他们。后勤工作安排好,她会走进前线病房,和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

在南京市第一医院驰援湖北的护理队伍里,还有一群最硬核的“男”丁格尔们,他们不仅有强壮的身躯,坚强的毅力,还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在抗疫第一线冲锋陷阵,认真履行着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天职。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ICU护师王兰的父亲王长生是南京非遗文化传承人,深受家国情怀的传统文化熏陶,明事理、辨是非!他在给驰援湖北支援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的女儿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大事难事看担当,越是重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越能考验党员、识别党员,你展现了中共党员该有的品行!在疫情灾难面前,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依然出征前线上阵指挥,何况我才古稀之年,身体尚健,自然不能拖你后腿!支持你的选择!你一定要答应老爸,既要抗疫救人,也要保护好自己!要遵守纪律,按规矩行事。寒冬已经过去,春天悄然来临,我相信有你们这样的英勇“战士”,一定能战胜病毒,平安归来!

作为江苏援黄石医疗队成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刘杰和三位队友秦悌芳、姜利霞、夏月,进入的是黄石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刘杰说:“在层层包裹的防护服中,我能听到自己的呼吸。第一次穿全套防护服那么久,加上早上没敢喝水,觉得体力消耗有点大,还有护目镜起雾比较厉害,这些需要慢慢适应。”

为了尽快适应穿着防护服,姜利霞甚至在驻地的房间里穿着防护服(练习专用的)练习静坐,打电话,拖地,一点一点增加运动量。

 

EICU工作过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到了黄石后她和队友们一起梳理上下班流程,一个一个小细节反复讨论推演。今天一直和她在一起的夏月说:“来黄石就是做好吃苦准备的,我们进入病区前都互相检查、互相提醒、互相打气,相信我们一定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