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 重获“心”生--心血管护理专委会第三季度学术活动

 

 

 

心脏康复 重获“心”生

 

--心血管护理专委会第三季度学术活动

 

 

2025年9月23日,南京护理学会心血管护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举办第三季度学术活动,同步开通线上直播通道,全体委员、护理骨干及基层护理人员近70人参会。活动伊始,特别邀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杨昕主任致欢迎辞,杨主任表示这场精心筹备的学术盛宴,既是对当前心血管护理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有力推动,将见证护理人员在知识交流中成长、在实践分享中进步,为守护人民群众心血管健康贡献专业力量。

 

一、活动背景:锚定护理痛点,回应行业需求

作为南京地区心血管护理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心血管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推动学科发展、提升护理质量”为使命,每年定期举办学术会议、技能培训、案例研讨等活动,促成建立心血管护理协作机制。此次学术活动正是针对行业痛点,邀请专家拆解最新指南共识、分享临床实践经验,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打通“知识更新—技能提升—临床应用”的全链条。

二、活动详情:名家云集,内容聚焦临床实用

(一)主持人团队:经验丰富,保障活动高效推进

 

本次活动由专委会三位资深委员联合主持,她们均拥有20年以上心血管临床护理经验,深耕学术组织管理工作多年,擅长把握学术交流的节奏与重点。三位主持人曾主持多项省级护理科研项目,在护理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具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的丰富经验。通过精准串场、互动提问、总结提炼,她们将确保活动既有学术高度,又贴近临床实际。

 

 

(二)专家讲座:三大主题,拆解前沿共识与实践

 

 

活动核心环节为三场专题讲座,专家将结合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对指南共识进行深度解读,同步分享可直接落地的护理方案。

1.钱琦主任医师

《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2024)》——科学运动,为心脏“减负”

钱琦教授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疾病诊疗与研究20余年,对指南更新背景与核心内容有着深刻理解。讲座将重点解读三大板块:一是指南更新的“动因”,二是临床“实操要点”,三是风险防控“关键环节”,明确护理人员在患者运动过程中需重点观察的指标、紧急处理流程,以及如何指导患者在家中安全开展运动康复。

2.孙炜副主任护师

《中国心力衰竭早期筛查与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4)》——早识别、早干预,降低心衰风险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护士长孙炜副主任护师拥有20年管理经验,其讲座将聚焦基层护理人员最关心的“如何精准识别心衰早期信号”与“如何落实一级预防”两大问题。

3.孙国珍教授

《心脏康复研究进展与护理实践分享》——从“治病”到“愈后”,全程守护心血管健康

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国珍教授在心脏领域深耕20余年,牵头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讲座将从“研究进展”与“实践案例”两方面展开:孙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重点介绍了如何从临床护理工作中寻找科研思路,以及如何拓展科研的深度与广度,最后分享了跨越临床与科学问题鸿沟的唯一秘诀---读文献。

 

(三)活动总结:以临床为基石,兼顾科研

 

活动最后,南京护理学会心血管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常芸主任充分肯定了本次学术活动,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精心组织以及各位专家的倾囊相授和同仁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常主任强调,心脏康复是守护患者生命质量的“最后一公里”,而护理人员正是这“一公里”中最贴近患者的力量。让我们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将“五大处方”的理念转化为临床实践的细节,将多学科协作的模式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科学康复中重获“心”生。会议结束,南京护理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全体委员赴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党建活动。